在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哈电集团”)江北科研基地,走进大门,一个黝黑的实物雕塑首先映入眼帘。这是一个真正的“铁家伙”,轴向分布着多级一圈圈翅膀一样叶片,如车轮滚滚向前,更如一个经历了沧桑汉子在坚守等待。它闪动的金属光泽似乎已经充分表明了它是一块冰冷的铁,却又在熠熠阳光下反射着温暖的光……
似乎就是这样,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着戏剧性的角色。
1951年,在“北大荒”这片曾经“荒芜”的土地上,一群垦荒者在中国的“动力之乡”的一片跑马场上开始了新中国发电装备哈尔滨基地的建设。1958年,新中国终于诞生了第一台25兆瓦火电机组。从这台机组的诞生之日起,每分钟3000转的工作量,一年发出可炼2625000吨的钢铁电量,或者可供2500000人口的城市照明用电,直到2007年。50年的“工龄”的这台25兆瓦火电机组光荣退休,回到了它的“故土”。机组的转子就这么陈列在了哈电集团江北科研基地的大院里。
看着,看着……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似乎在守望着什么,更似乎在留恋着什么。
它留恋,揭开了我国“大型”发电机组制造的序幕,曾是黑龙江省乃至全国的主力发电机组,是新中国装备制造发展史上竖立起一个里程碑,也或者,它留恋那些和它朝夕相处的“老伙计们”,那些曾经塑造它的普通的车、铣、刨、磨设备,一起战天斗地艰苦创业为它的诞生艰苦付出的穿着蓝色工装的哈电人!?
荒原创业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举,百业待兴。我国火力发电设备基本依赖国外进口,仅少量仿制小容量的发电设备和提供部分配套零部件。到1949年,全国发电装机容量仅为184.9万千瓦。解放后,经历了连年战火的国民经济开始恢复,电力奇缺。
建设伟大的新中国、献身社会主义壮丽事业是中国人民共同的目标。在那个火红的年代,刚刚站起来的中国人民,人人都充满着激情与梦想。共和国第一代产业工人怀着对党和国家的无限热爱,“挥师北上”,来到了哈尔滨东南隅的跑马场,开始了艰苦卓绝的创业历程,从此揭开了新中国发电设备制造史上的第一页。哈电集团所属企业哈尔滨电机厂(1951年建厂)、哈尔滨锅炉厂(1954年建厂)、哈尔滨汽轮机厂(1956年建厂)承载着民族工业希望在党和国家的“召唤”中诞生。
为早日开工生产,扛起制造我国发电设备的大旗,工厂提出的口号是“先生产后生活,边建设边生产”。这边还在挖掘基础坑,那边新盖起的厂房里就已经调试新安装的机床,开工生产了。建厂初期,老一辈创业者以其饱满的政治热情,头顶蓝天脚踏荒原,住的是工棚,吃的是粗粮,白天奋战了一天,晚上还要挑灯夜战。工作条件、生活条件虽然艰苦,但没有人讲困难、讲报酬,讲的就是吃大苦、耐大劳、流大汗。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胡鉴清、顾延绵、谷兴昌、邱建甫、付芩辉等老一辈创业者回忆说:“当时职工的生活虽然艰难,但斗志是高昂的,生产是高效的。”
就这样,仅用几年时间,曾经荒芜的跑马场上,哈尔滨电机厂、哈尔滨锅炉厂、哈尔滨汽轮机厂一排排现代化产房拔地而起。从此,“三大动力”问世,后来成为闻名全国“中国动力之乡”。
当时,我国火电厂的单机容量很小。在那个年代,单机容量达到10兆瓦以上就算是中型机组;单机容量超过20兆瓦的机组则被称作是大型机组。创业初期,“三大动力”厂经济底子薄弱、技术水平落后、生产经验匮乏,存在生产和生活等多方面的困扰。为尽快破局,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原东北电工具和原第一机械工业部,以及苏联专家的支持下,工厂决定:无论生产条件多艰苦、生活多困难,一定要制造出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发电机组——25兆瓦火电机组。
发电机诞生
为了制造25兆瓦汽轮发电机,党中央给予了哈尔滨电机厂巨大的支持,先后选拔、培训、派遣了数个批次生产技术人员赴苏联专门学习最新的制造技术和技能,为成功制造我国第一台“大型”汽轮发电机提供了保障。经研究和讨论,哈尔滨电机厂决定仿制苏联的编号为T2-25-2的25兆瓦汽轮发电机。一时间,从设计科、工艺科到施工和生产现场,每一处都酝酿着生产攻关会战的紧张气氛,基础建设施工、生产技术研究、生产准备及加工等各项生产工作,都在日夜不停地进行着。全体职工自觉响应“先生产后生活,边建设边生产”的号召,在基础建设设备不足的情况下,发扬艰苦创业的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夜以继日地开展基础建设和生产工作,想方设法地提高生产效率。原计划1958年1月末完成的汽轮发电机厂房外部工程,1957年11月末就完成了,为后续成功制造新中国第一台“大型”汽轮发电机争取了时间。
第一批从苏联学习回国的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们,成为了生产大军的中坚力量。基础建设施工使用了人海战术,大量的人工、多班次的配置,快速地推进着汽轮发电机制造厂房的建设进度。厂房没建好,专用的汽轮发电机加工设备无法安装,就使用水轮发电机制造车间的设备,提前进行汽轮发电机部件的前序生产,尽量多地为后续加工创造有利条件。工厂灯火常明,设备的轰鸣声日夜不停,在生产工人小心翼翼的操作下,一个又一个发电机部件顺利完工。在这样简陋的条件下,取得这样突出的成绩,苏联专家们也大为赞叹:“小工人真能干!”(因为国人的体型比他们小巧)。
1958年6月,第一台汽轮发电机的所有部件,几乎都已具备了精加工条件;1958年8月,所有部件全部生产完毕,并进入总装和试验阶段;1958年9月,新中国第一台25兆瓦“大型”汽轮发电机装配完成,顺利通过各项试验检验合格出厂,机组安装于哈尔滨热电厂并很快投入发电运营。
汽轮机诞生
汽轮机是非常复杂的发电设备,一台25兆瓦高压汽轮机需要43000多个零部件组成,重达130吨,进汽温度高达500℃,压力达90个大气压,在当时的生产生活条件下,要完成这样的任务和目标,有人说“天方夜谭”,还有人写了有一个大大问号的大字报,贴到了办公室门前。
开工当年,党委决策一锤定音,广大干部职工力表决心。高大的厂房,整日整夜地沉浸在兴奋的战斗气氛中。职工们还相继喊出了许多振奋人心的口号:“苦干一百天,‘十·一’装一台!”“苦战八十天,‘十·一’出一台!”从“装”到“出”,攀升了一大步。口号震天动地,干劲直冲九霄。生产过程中,主机车间老钳工姜连城从工具室听到了四米立车加工汽缸时车刀坏了,将要影响生产进度,他就主动承担起焊合金刀具的任务,从那时起他就由钳工改作打刀工。从只供给车间,发展到供应全厂,他的刀具小组也从一个人发展到七个人!为了保证全厂需要的刀具,他还制造了两台土汽锤和一台土铣床。当人们问到他,为什么需要啥刀具就能打出啥刀具时,他笑眯眯地说:“事在人为喽!”是人,是艰苦创业的哈电人,用双手给予荒芜的跑马场新生。
生产过程汇总,车间里技术革新建议就实现1100多条。叶轮焊拉筋时,没有蒸汽,无法冲洗拉筋,眼看要停工,唐志祥就用水桶创造了“土汽锅”,解开了全车间的大难题;万顺松创造个双刀切削法,加工叶根槽的效率就提高5倍;陆宝坤和滕兆根两个人倒着班,日夜竞赛,互相帮助,应该八天加工完的前汽缸,五天就干完了;王宏薄刚把七天加工出汽封的工时缩短到48小时,宋万庆接着就缩短到30小时……1958年9月,新中国第一台25兆瓦汽轮机转到试验站,试车效果良好,交付哈尔滨热电厂。
锅炉诞生
电站锅炉产品试制的第一关是生产技术准备,哈尔滨锅炉厂的生产技术准备首先从翻译转化苏联图纸资料开始。
赴苏联学习人员回国后和苏联提供的技术资料到厂后,工厂技术人员以高度的热情一边翻译转化苏联图纸资料,一边学习苏联标准和锅炉设计、制造技术。当时,从全国各地抽调来的多数不知电站锅炉为何物的年轻人,在苏联专家的指导和赴苏学习人员的带领下,凭借短期培训学到的有限俄语,在连一本像样的俄汉锅炉专业技术词典都没有的条件下,以建设新中国的高度热忱和钻研精神,完成了全部图纸资料的翻译转化工作,开始了中压锅炉的设计、工艺编制等一系列工作。于1957年成功试制了35t/h、75t/h、130t/h中压锅炉,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电站锅炉的历史。
各生产车间、有关科室克服重重困难,边干边学,解决了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工艺、设备、工具工装等方面的问题,突破了一道道难关。施工现场道路不好,建筑材料运不上去,工人们就用水浇成冰道。那个年代,当上劳模选上先进,带朵大红花,绝对不亚于金榜题名。就是发奖品,顶多是个印有“奖”字的背心、毛巾,但职工们走到哪里都感到无尚的荣光。
1958年10月,新中国第一台25兆瓦配套锅炉诞生。
我好像懂了。
它守望的是创业者的艰辛历程,守望的是开拓者的甘心奉献,守望的是建设者的艰苦卓绝!
它等待的是创新者的敢于突破,等待的是改革者的突破藩篱,等待的是奋进者的勇于担当!
驻足回眸,哈电集团作为共和国装备制造业长子,肩负“承载民族工业希望,彰显中国动力风采”的使命,在200多项“全国第一”的光辉历程中,收获了鲜花,收获了荣誉,收获了时代荣光。
展望未来,让它相信,新时代的哈电人更会以满怀的激情,践行“为世界提供动力,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宗旨,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加快推进企业全面实现高质量发展,在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装备制造企业的征途上,继续向前。
|